剛剛結束的第33屆中國國際裘皮革皮制品交易會,無論是展會的規模、產品的檔次,還是參展商的質量都堪稱上乘,顯示這是一個高規格的展會。
但幾天的采訪下來,記者感到,作為一個大型展會,本屆交易會從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方面,在某些環節上仍有很大的完善和提升的空間。而往往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會直接影響展會的質量,所謂細節決定成敗。
此次展會的舉辦地點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是北京有名的舉辦大型展覽的場所,它也因此成為票販子門眼中的“風水寶地”。展覽舉行期間,那里每天都聚集著眾多的黃牛黨,手拿大把的門票高聲叫賣。無論什么人,只要從此路過,馬上就會有人上來搭仙,推銷門票;如果再向售票窗口看一眼,立即就會陷入這些人的包圍之中,遞上真假難辨的便宜門票。一些初來乍到的外商,更是被這些人團團圍住,難以脫身。從不時發生的糾紛來看,其中不乏以假門票騙取錢財的不法之徒。保安們似乎對這樣的混亂局面己經習以為常,因而熟視無睹。一個保安說,票販子太多了,管不過來。在各種國際國內展會接連不斷舉行的情況下,國際展覽中心的展會周邊環境和市場氛圍確實有待改善。
作為行業內有影響力的展會,此次交易會被許多行業內企業看作是塑造形象和樹立品牌的良機,有些企業不惜出動多名員工,帶來大量展品參展。而今年展位面積的擴大也讓企業有了施展拳腳的空間。但一些企業表示,展會給企業只有兩天的布展時間,過于倉促,無法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精心布置,留下很多遺憾。一位企業經理表示,應該向廣交會那樣,為企業預留充裕的時問來完成其精妙的構思。
此次交易會上,組織者在展覽大廳的入口處,安置了電子安全檢測設備,但據記者觀察,這樣先進的硬件設施幾乎沒有真正發揮作用。工作人員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查驗門票上,對于觀眾經過時安檢設備發出的響聲并不在意,大度地放行。對于一個如此大規模的展會來一說,安全問題不是一件小事,但這樣的安全檢查很難保展會萬無一失。
會展經濟風起云涌,中國展覽業在向法制化、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的方向發展,與此相適應的展會服務質量和水平也亟待提高,從而提升展會的品質。